前有郑州岐伯山医院,后有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医院。一天一夜,不讲条件,废寝忘食,使命必达。这一次,总承包公司依旧闻令而上,用行动彰显央企担当。
火速集结上“火线”。8月5日上午8时,总承包公司接到工程局驰援改造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医院(简称港区医院)的任务,要求在6日早7时将病房楼1号楼第4层医护区改造为新冠肺炎感染者隔离收治区,确保医院当天早8时具备收治患者的条件。
“这个改建任务,时间非常紧迫,我已经向局里保证,一定在明天6点以前完成任务,大家都要把这个当成军令来执行!”接到任务后,中建七局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王为民迅速召集公司有关领导、部门负责人和所属郑州分公司、河南分公司吹响了集结号。
5日上午10时许,总承包公司公司领导率领总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郑州分公司、河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赶赴30多公里外的现场。与此同时,郑州分公司迅速集结40余名施工管理骨干,并从局A级劳务分包商河南益航实业劳务公司精选40余名劳务工人赶往港区医院集结点。
12时37分,施工急需第一批物资中性硅酮结构胶准时送达现场;13时21分,第二批施工材料龙骨送达,公司迅速提供给了共同参战的局属6家单位;13时30分,施工团队开始进场作业;15时40分,公司又接到临时增加任务:2号病房楼第4楼改造施工,于是,急调技能娴熟劳务工人增援;下午16时,公司两处作业区域共进场劳务工人60余人……
齐心协力克难题。5日下午14时许,在1号病房楼第4层作业面上,总承包公司施工团队在安装亚克力板隔墙时遇到了难题。
按照原施工方案,隔离墙立柱需使用方钢,地台用小号槽钢,但施工后需要使用木板基层、铝塑板包边收口,工序麻烦,且现场铝塑板加工安装存在加工尺寸和安装效果不统一的情况。但如果使用已经采购的2厘米×1厘米的小型U型装饰条的话,又面临无法遮盖亚克力板材4个角部为圆弧倒角(R=3厘米)的尴尬,切割2厘米厚的大型亚克力板需要专用工具,明显不现实,但如果要强行匹配使用的话会在板与板的接口处,尤其是4个边角的接口处留下缝隙,美观度太差,且不能较好的保证隔离效果。
大家正发愁时,总承包公司总工程师何海英果断提出,把小型U型槽换成较大的不锈钢U型槽,即可以当立柱、横梁,又可以做装饰面使用,安装后仅需打胶密封,可直接省去安装木板基层和铝塑板包边收口等工序,且无需切割板材。
“换型号可以,这种材料需要定制加工,但是时间紧,任务重,上哪去弄?!”人群中,有人提出异议。
“现场有资源的快速联系,越快越好!”坚守现场的王为民一声令下。随后,现场总协调、公司副总经理白建普,负责材料供应的河南分公司党委书记、总经理陈浩峰及在现场协调的郑州分公司党委书记、总经理王权等开始分头行动,动用一切资源联系货源。
15时30分,一条好消息传来,公司常年合作的一家供应商可以紧急加工完成一批5厘米×5厘米不锈钢U型槽火速供货。随后,第一批不锈钢U型槽紧急运到作业面,这个关键的难题终于解决了!为此,中建七局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孙晓惠在现场观摩后大为称赞,并即刻通知其他兄弟单位前来观摩学习,为快速推进港区医院整体改造进度奠定了基础!
除此之外,总承包公司施工团队还相继克服了因方案变更带来的施工紧张、两个施工作业面操作间隙出现误差、材料调运难度大等多个难题。尤其在材料调拨和运输期间,由于疫情导致集采地点市场关闭,在调拨亚克力板时只能联系各个门店调货,一个店最多调三张或五张,就这样零零星星加起来总共调了300张;运输过程中,由于多数司机核酸检测报告没出来上不了路,就紧急从20多个项目部指派材料部经理押车到现场送物资……
互帮互助显担当。“中建七局是娘家人!不能给娘家人丢人!”此次突击任务中,河南益航实业劳务公司是施工作业的主力军,该公司董事长董事长崔富强去年初在工程局抢建岐伯山医院时,曾带领90多名员工与总承包公司并肩作战,还是最早进场今后撤离的劳务队伍。
“为打赢这场突击战,我们专门挑选参加过去年岐伯山医院抢建攻坚战的工友组成突击队,队员年龄均在35岁左右,其中,还有6名共产党员。”崔富强说道,“我们再次被公司选中参加抗疫医院的改造任务,感到非常骄傲,一定不辱使命!”
尤为感人的是,崔富强有兄弟3人,加上他的内弟均参加了这次改造行动!
施工中,益航公司的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工人师傅,不仅克服了因方案变更带来的施工紧张难题,还听从中建七局和总承包公司领导临时调遣,分兵支援局属兄弟单位1号病房楼9楼的亚克力板安装、2号病房楼5楼隔离门的木基层安装,同时,主动协调U型槽进场,保证了施工进度。
8月6日清晨6时许,经一夜鏖战,1号病房楼第4层作业面按时完成施工任务并在管理人员动手保洁后做到了“工完场清”,达到交付标准,成为了参建单位中第一个完成1号楼施工任务的“快抢手”!当日下午15时,2号病房楼第4层改造任务也圆满完成,成为了参建单位中第二个完成2号楼施工任务的先锋队!
当日下午15时30分,完成攻坚任务的建设者们才终于安心地坐在太阳下,吃上已送达大半天的露天午餐。
回顾一昼夜高强度的改造工程,一位参战的管理人员实话实说:“干这活,我可比给家里盖房子还卖力用心。为啥,咱建的可是抗疫防疫医院。地方政府那么相信我们,把改造医院的硬任务交给我们了,咱不能给工程局和公司丢人啊!”
岂止是没“丢人”!此次驰援任务高效、出色的完成,使总承包公司与其他兄弟单位一道,受到了郑州市政府和港区医院的高度肯定和表彰;中央电视台的记者还赶到2号病房楼第4层改造现场,对精心进行收尾工作的公司志愿者们进行了现场采访,并在当晚本台的《晚间新闻》中作了宣传报道。